廊坊加速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11-26 16:56:57 | 来源:河北日报

10月15日,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会议室内,数派(廊坊)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文武(站立者)和技术人员一起讨论正在研发的大模型技术问题。记者 刘英 摄

11月10日,廊坊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转运中心内,工作人员在检查智能分拣线工作情况。记者 刘英 摄

  记者 刘英

  “通过‘立业廊坊’,我们很快就在廊坊找到了合适厂房。”11月24日,从事高端陶瓷材料研发生产的北京双盛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超告诉记者,今年8月初,该公司在环京地区选址建设生产基地时,接触到AI招商选址大模型“立业廊坊”。他们从大模型推荐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厂房方案,在一周之内就完成了选址落地。

  “立业廊坊”是廊坊市发布的京津冀首个AI招商选址大模型,与清华创业团队立业云携手打造,依托深度求索大模型,深度融合廊坊市产业布局与招商场景,能实现30秒生成企业定制选址方案、1分钟精准锁定招商对象。自今年3月以来,“立业廊坊”已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选址服务,成功落地项目近百个。

  这样的场景,在廊坊正成为常态。凭借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前瞻布局的算力底座、精准发力的政策支撑,廊坊以“算力筑基、场景拓展、政策赋能”为路径,在人工智能赛道持续突破,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数量领跑全国,正加速崛起为京津冀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算力筑基

  筑牢智能底座,打造全国算力高地

  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引擎”。早在2009年大数据概念尚未普及之时,廊坊便抢先布局,率先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如今,前瞻性布局已转化为实打实的产业竞争力,成为“全国算力看河北,河北算力看廊坊”的硬核支撑。

  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楼展厅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算力使用数据。二楼机房内,一排排数据中心机柜整齐排列,“数据洪流”在这里奔涌不息。

  “正式上线运营两年来,计算中心月度算力实际使用率超95%。”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负责人赵紫铜说,依托坚实的算力支撑,目前计算中心已与900余家企业、200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助力完成了170余个解决方案,涉及医疗、文旅、教育、交通、金融、政务、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

  目前,廊坊已投运算力中心项目36个,投运标准机柜46.27万架。其中,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中有6家在廊坊布局建设数据中心。随着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廊坊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如今,该市已打造高质量数据集12个,完成公共数据归集千亿余条,正在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和授权运营。与此同时,廊坊在算法研发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已完成深度合成算法备案8例,数量居全省第二。

  在算力规模扩容的同时,产业链条正不断延伸完善。廊坊已形成“上游硬件制造、中游算力供给、下游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生态:上游聚集百信、联泰、同飞制冷等企业,为算力中心提供服务器、制冷设备等核心硬件;中游以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标杆,作为全省首个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其一期100P算力相当于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下游吸引华通科技、智安大数据等20余家应用企业,推动算力资源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绿色低碳也已成为廊坊算力产业的鲜明标签。目前,廊坊建成12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占全省总数的63%,润泽数据中心A-7、A-18两个数据中心项目凭借能效管理创新,成为行业节能标杆。

  更值得关注的是,廊坊算力产业仍在加速提质。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一期、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二期等20个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廊坊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挂牌运营,进一步巩固全国算力高地地位。今年前7个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76亿元,同比增长10.07%,算力产业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我们正加快融入京津冀蒙算力走廊,通过北京算力伙伴计划,实现京津雄算力资源互联互通,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廊坊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场景拓展

  赋能千行百业,激活智能应用活力

  算力的价值,要靠应用场景落地实现。丰富的要素资源为廊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工智能+”行动,廊坊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广泛深度融合,以产业、教育、科技、民生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挖掘并培育一大批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在产业升级赛道,人工智能正为传统产业插上“智能翅膀”。今年前10个月,廊坊市快递业务量达18.2亿件,同比增长32.74%。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走进廊坊各家快递企业分拣中心,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自动化分拣线、智能安检机、交叉带分拣系统等马力全开,搭配AI大模型助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降本增效。此外,廊坊已部署100台无人快递车上路行驶,覆盖三河、香河、固安及主城区部分路段,平均每月可降低成本60万元,派送时效提升约20%。

  在新兴产业领域,聚焦“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大模型创新应用亮点频现。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研发的“天佑大模型”,通过AI检测轨道缺陷,提升运维效率;与河北数智档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孵化的智能档案助手已应用于实际档案管理系统中,效率提升逾30%;与新奥能源研究院、数派(廊坊)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大模型,助力科研领域创新突破;京津冀首个AI招商选址大模型“立业廊坊”更显实效,整合产业政策、土地资源等多维数据,实现项目与区域资源精准匹配。

  在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领域,人工智能让民生保障更精准、城市运行更高效。拿起手机,登录“幸福廊坊”App,点击AI智能助手,在对话框输入“请推荐廊坊一日游路线”,几秒内,大模型就为外地游客精准推送廊坊旅游的最佳路线、特色景点等。廊坊市在政务服务等领域逐步接入大模型工具,并在大模型中部署政务服务智能问答、业务辅助、无感评价等功能,助力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人工智能+消费”,该市推广来康医疗康养大模型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实现人工智能赋能银发经济;聚焦“人工智能+民生”,运用AI辅助医疗诊断,累计处理影像数据3.83万人次,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也是成果频出。广监云(廊坊)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个安全应急垂类大模型,通过AI拍照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实现燃气隐患识别、整改报告自动生成,隐患识别效率提高70%,使用成本降低50%。目前,已在廊坊开发区、广阳、霸州等县(市、区)成功应用,并在广州、南昌、杭州等城市落地。

  政策赋能

  优化产业生态,凝聚创新发展合力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加速腾飞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赋能。廊坊立足产业需求,出台一系列靶向政策,从算力支持、技术创新到人才培育、产业集聚,全方位构建优良发展生态,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减负增效。2023年,廊坊在全省率先推出《廊坊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措施》,每年安排近千万元专项资金发放算力券,覆盖新落地企业、重大攻关项目、普通算力应用等场景,累计兑付超千万元,数派科技、北京广监云等23家初创企业受益。“多亏有了算力券,让我们在使用算力服务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降低了大模型的研发成本,有效缩短了研发周期。”广监云(廊坊)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庞超告诉记者。

  创新平台加速集聚,筑牢技术攻关阵地。2024年11月,河北省算力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廊坊获批建设,聚焦具身智能仿真训练、AI辅助医疗诊断等领域攻关,已联合京津高校开展多项重点课题研究,有力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目前,廊坊已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家,13家企业入围“2024年河北省电子信息百强”,22家企业跻身“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百强”。廊坊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挂牌运营后,成功招引全球智能物联领军企业宇视科技,填补终端制造领域空白,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解人才技术瓶颈。廊坊充分借力京津科教资源,举办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交流会,推动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高校等共建AI实验室,形成“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闭环。廊坊师范学院、河北东方学院等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为强化顶层设计,廊坊市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出台《廊坊市优化算力布局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系统谋划产业发展蓝图。“未来,我市将持续巩固算力优势,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健康养老、低空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算力支撑强劲、场景应用领先、创新驱动升级、产业生态完善、区域协同联动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廊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何志胜说。

[责任编辑:张阳]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管:中共河北省委 指导: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河北共产党员网 冀ICP备1301286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2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河北共产党员网观点。本站图片文字内容归河北共产党员网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咨询热线:19931621856   投稿方式本网法律顾问:河北泰科律师事务所 王国军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