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新里程医疗(廊坊临空自贸区)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调试笔形束扫描治疗头。记者 王伟 摄

9月16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艺术品保税仓,参观者观看展品。记者 王伟 摄
刘杰 纪欢欢 刘岩
距离北京天安门46公里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衔接京津冀,联通全世界。紧临机场而建的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划设立的自贸试验区,更是打造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重要支撑。
自2019年8月设立以来,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以下简称“廊坊自贸片区”)聚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引进外资外贸企业900余家,外贸进出口额超160亿元。
制度创新,涵养开放新生态
“观察仪表盘,拨动操纵杆,起飞!”10月10日,笔者在星光凯明空地一体化飞行训练中心看到,这里配置的全任务飞行模拟器和动态模拟训练舱,不仅能让学员沉浸式体验翱翔天际,还能模拟完成各类复杂的飞行任务,为未来云端驰骋积累经验。
2022年3月,总投资40.3亿元的星光凯明航空模拟器项目落地廊坊自贸片区。目前,该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保税+培训”新模式,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空地一体化、大数据采集和个性化训练的航空训练基地,年培训规模预计达1.8万人次。
“按照原来的政策,综保区内只能搞生产,不能开展培训业务。”北京星光凯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说,京冀两地相关部门多次会商,推动“支持保税培训新业态发展”写入海关总署改革措施,进口模拟设备还能享受保税政策,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创新“保税+培训”新模式、培育“保税+文化艺术品交易”新业态、开展国际贸易电子提单应用场景试点……6年来,廊坊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放大试验田溢出效应,全面推进业态模式创新,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我们公司注册在廊坊,艺术品入境批文由北京市文物局受理,监管由大兴机场海关执行,业务办理高效便捷。”廊坊恒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明介绍,公司可提供保税进口物流、展示、拍卖等一条龙服务,今年已实现文化艺术品保税业务进出口额13.87亿元。
去年,廊坊自贸片区在全省率先探索“保税+文化艺术品交易”特色业态,推出保税艺术品进境交易服务新模式,为文化贸易打开新通道。今年前8个月,该片区已完成文化艺术品保税业务进口额15.87亿元,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额22亿元。
“涵养对外开放新生态,关键要加强制度创新、优化制度供给。”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自贸试验区服务局局长尹皓伦介绍,目前,廊坊自贸片区已形成一批效果较为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28项首创性经验做法在京冀两地得到复制推广。
围绕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廊坊自贸片区突破行政壁垒,通过实施铁路单证质押融资,有效提高舒克、娜迦等出口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创新“产业基金+外贸多元化”服务模式,为飞熊领鲜、叁时叁刻等企业投融资搭建平台,及时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该区还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舒克、哈一达两家企业先行试点国际贸易电子提单应用场景,与招商银行合作推广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进出口自助结汇、跨境电商自助收款等业务,以金融产品创新精准服务外资外贸企业发展。
为进一步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在9月27日举办的第二届生物医药产业临空发展大会上,大兴机场综保区药品通关抽样快速响应机制正式发布,进口药品通关备案、抽样和海关通关24小时内完成,较传统模式压缩10天以上,打通了生物医药跨境流通的快车道。
聚链成群,锻造产业新高地
10月10日,走进吉诺卫创新疫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崭新的动物实验中心、质检中心和疫苗生产车间让人眼前一亮。“目前,我们创新研发的四价流感裂解疫苗进展顺利,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吉诺卫(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希良介绍。
“廊坊自贸片区吸引企业的,不仅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便利的航空物流条件,而且有好的政策和服务。”王希良说,廊坊自贸片区在企业落户、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公司一期项目仅用18个月就建设完成,研发的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儿童型成为中国首个获得美国IND(新药临床试验)认证的疫苗。
新里程医疗在全球率先启动尖端粒子治疗系统研发,瑞思泰克发布首个国产化Dx-pH(微量级酸碱度检测)反流监测系统产品……廊坊自贸片区聚焦创新型疫苗、合成生物学、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精准发力,吸引23家生命健康企业落户,集群集聚效应凸显,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产业协作与协同发展紧密相连,是廊坊自贸片区发展的关键支撑。”尹皓伦介绍,该区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培育壮大现代商贸物流、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廊坊自贸片区加快构建航空航天、科创服务、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产业链的研发、生产、运营、维护、培训体系。目前,已落户南方航空、河北航空、广慧金通等航培机构,预计年培训3万至5万人次,将打造成为北方地区航空培训业态最全的服务基地。
物畅其流,产业兴旺。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枢纽辐射和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四区叠加”优势,廊坊自贸片区充分利用现有载体空间,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
目前,兴港供应链、物流港等6个物流园区项目投产运营,百洋医药物流中心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产值突破亿元,极兔华北区运营中心6套全自动分拣线每天处理快递量200万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为加快打造“背靠京津冀、联通全世界”的现代化航空物流体系,廊坊自贸片区把全货机包机作为国际物流破题的突破点,于今年5月9日实现临班首航首飞法国巴黎,6月15日转为定班执飞。截至9月30日,该航线已执飞49个班次,运载货量达2324吨,实现外贸进出口6.36亿元,其中冀货占比达27%。
“该航线不仅填补了区域国际航空货运短板,还通过‘卡车航班’联动为京津冀主要产业园区提供‘门到门’的集货服务。”航线运营方——云湾供应链管理(河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钦介绍,该公司将拓展更多国际货运航线,让更多冀货走出国门、货通全球。
协同京津,赋能打造经济“高产田”
伏羲九针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廊坊自贸片区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我们采用‘红外识别+超声引导+力感应随动’穿刺技术,成功研制出智能输液机器人和智能静脉辅助穿刺机器人。”10月10日,该公司技术总监耿占潇满脸自豪地说。
目前,该公司在廊坊自贸片区建有5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医疗器械洁净车间,通过深化与京津冀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对接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未来将吸引更多传感器制造、医疗器械生产等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
以建设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为契机,廊坊自贸片区聚焦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领域,在政策与机制方面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多京津科技成果落地,“北京研发+临空转化”协同创新效应凸显。
在廊坊自贸片区辐射带动下,临空经济区(廊坊)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为用好京津创新资源,廊坊自贸片区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科技型企业及其开展的科创项目,在企业上市、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支持,鼓励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81.4亿元。
在这里,京冀政务服务“自贸通办”窗口上线,3500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无差别办理,实现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京津冀三地同标准办理。同时,北京医疗器械注册人跨省委托等6项北京优势政策已落地实施。
在这里,北京大兴机场综保区区港联络通道通车试行,采用全国唯一“一卡双用”模式,企业只需一次申报、通过一个海关卡口,即可完成口岸和保税双重通关作业,整体车程仅需3分钟。
在这里,集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集聚中心、全球跨境电商交易服务中心、全球跨境电商数字供应链中心于一体的“全球跨境电商(京津冀)三中心”建成投运,河北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一个个落地的新项目、一条条完善的产业链背后,是廊坊自贸片区加快打造区域协同开放、联动创新发展格局的努力开拓。这些开拓,增强了对企业项目的吸引力,让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凸显,不断赋能打造经济“高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