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 刘杰)3月27日,首届“通武廊”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廊坊市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以“文脉相承创意无限——‘通武廊’携手,创新设计引领文化潮流”为主题,吸引“通武廊”三地300余件(套、组)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作品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决出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共22项,为三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届大赛由“通武廊”三地文旅部门指导,三地文化旅游协会等联合主办。参赛作品涵盖文化文物、非遗、乡村民俗、生活创意、融合创新、景区和城市主题等六大类别,不仅深度融入三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更在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上实现新突破。其中,通州的参赛作品将京绣技艺与饰品设计相结合,武清的杨柳青年画经过改版把卡通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廊坊的秸秆扎刻通过分层叠雕工艺与光影互动设计诠释了非遗产品的当代价值。
“参赛作品突破了传统旅游商品的同质化局限,既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又通过材料革新与功能拓展实现文化传播功能和实用价值。”大赛评审组组长王路敏介绍。
经过严格初评,100件优秀作品进入终评阶段。终评环节特邀“通武廊”三地的5位文旅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从工艺创新、文化深度、创意设计、经济效益、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景泰蓝吉运连连转心杯、《运河系列》麦秸秆画、通州大运河主题冰箱贴3件作品获金奖,天津杨柳青年画IP文创、吉祥礼盒、红楼梦红椅子系列文创3件作品摘得银奖,印象廊坊文创木雕灯、年年有余葫芦烙画、武清颂伴手礼、转运葫芦和香挂饰、燕京八绝京绣礼品套装、景泰蓝香河肉饼书签6件作品获得铜奖,葫芦烙画十二生肖、爱莲说茶道等10件作品获评优秀奖。
本届大赛同步搭建文创产品与市场对接平台,促成“通州礼物”“武清礼物”“廊坊礼物”等区域品牌与企业的合作,推动10余件获奖作品实现量产。“通过赛事推动孵化转化产业化,我们正逐步构建‘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创意成果真正转化为文旅消费新亮点。”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届大赛不仅展现“通武廊”三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创和旅游商品的品牌知名度,更通过创意融合探索出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三地将以本次大赛为起点,持续深化非遗传承、IP开发、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等领域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创意产业集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文创产品的提档升级,让“通州记忆”“武清故事”“廊坊风情”成为展示京津冀文化魅力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