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大廊坊分校推进非遗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体系

作者:记者 张航

发布时间:2023-06-05 12:22:40 | 来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航)5月2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戏法”第六代传承人王艺达为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们进行《中国古彩戏法的传承与发展》授课。这是该校为推进非遗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体系推出的“中华才艺”系列课程首讲。王艺达现场讲解戏法的历史起源、传承、现状等,并通过精彩的现场展示,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切实感受中国古彩戏法的魅力。

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航 摄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一名学生,很荣幸能够参加古彩戏法非遗课程,王艺达老师表演的‘六连环’和‘仙人摘豆’让我特别震惊,今后,我希望能够为中国的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赵明珠说。

王艺达现场表演戏法。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航 摄

  “很高兴能够在高校向大家分享中国古彩戏法的历史文化,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将戏法文化推广出去。”王艺达告诉记者,“我希望能通过我的讲解与演示,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强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去。”

同学们兴趣高涨,纷纷上前近距离观看戏法表演。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航 摄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基础课部主任陈萍介绍说,学校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广“非遗戏法进校园”,组织实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工程。2015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017年进行国家非遗古彩戏法全国高校巡演活动;2018年建立全国首个国家非遗肖桂森戏法工作室;2019年开设《中华才艺》《中国节气》课,构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2023年获批河北省教改项目“国家非遗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同时组织25支“文艺轻骑兵”走基层进行“探寻非遗之美坚定文化自信”的社会实践。

同学们观看戏法视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航 摄

  “站在新的奋斗起点,廊坊分校将依托河北省教改项目积极推进非遗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学科研究等领域,逐步构建特色鲜明、系统科学的非遗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体系,培育‘小小粉丝’成为非遗传承的强大‘主力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校长祖磊说。

[责任编辑:张阳]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管:中共河北省委 指导: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河北共产党员网 冀ICP备1301286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2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河北共产党员网观点。本站图片文字内容归河北共产党员网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咨询热线:19931621856   投稿方式本网法律顾问:河北泰科律师事务所 王国军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