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
服务电话:0316—5915556
当前位置:首页 > 孙英杰随笔

教师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人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8/04/12 字号:

  浙江大学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老师讲过一个“吃葡萄”的故事:给你一串葡萄,其中有大而甜的,也有小而涩的,请你选择吃葡萄的方法:A.随便吃B.先大后小 C.先小后大 D.一大一小。据说,调查的结果是选择C项的最多,其次是B选项。

  从这个调查结果知道,绝大多数人真正看重的往往不是“这一个”,而是“下一个”。引申开来可以说,人们“今天”的态度和行为,主要取决于对“明天”的预测。心怀梦想、憧憬未来、向往美好是人的天性。例如,中国现在的家长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有一些不如意,或者说总有一些愿望没能够实现,于是乎就把这些美好的梦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替他(她)圆梦,以求得最后能够满意地离开人间,到了阴曹地府也能过上没有遗憾的生活。再如,佛教、基督教等提倡真、美,告诫人们向善、从善,死后就会升入天堂,否则就会被打入地狱,来世托成狗之类的动物。人们之所以信仰佛、信仰基督无非也是希望用本世的态度和行为换取死后与来世的美好生活。

  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人才可以为国家创造美好的未来;教师也担负着为家长培养圆梦人的重任,以便让家长们实现来世的美好愿望;教师还担负着成就孩子未来的重任,为孩子搭建实现人生梦想的平台。

  教师如何完成这些重任呢?

  教师首先是常态的人,一定也有着美好的愿望,其中之一就是事业有成,亦即在自己从事的光辉职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这种愿望是帮助他人圆梦的前提,也是自我圆梦的开始,同时体现了助人自助的意义。

  教师有美好的行为,用自己美好的行为去影响带动学生,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品质形成的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美好品行的学生,就必须“正人先正己”,修身养性,脱离低级趣味,行为纯粹又高尚。

  教师有美好的心灵,用美好的心灵去爱护学生。佛教里说,教师如果歧视差生,体罚学生,死后就会被判入七层地狱,实际结果是绝大多数教师死后都升入天堂。这足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充分的,是真诚的,受学生敬爱的。

  教师有美好的精神,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虽有悲壮之意,但完全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精神。知识是学生成就未来的资本,习武者的体会是师傅教徒弟总会留一手,而教师总是唯恐自己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够。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师身上体现得最充分,他们就像一块蓄电池,不断充电又不断放电,直至有朝一日自己的学生实现了梦想,教师才会心满意足。

  人们的未来梦都是美好的,美好的梦靠美好的人去实现,美好的人要由最美好的人来培养,具有美好的梦、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美好精神的教师就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