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
服务电话:0316—5915556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要闻

河北承德双滦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29 字号:

  “当时我们都不相信,啥也不用干就能分钱,这咋可能呢?后来村干部坚持去各家做工作,大伙儿最终才同意。”河北承德双滦区西地乡肖店村村民湛利说。

  2012年,肖店村成为双滦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试点,村主任武学平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股份合作社成立仅一年,就实现了运营达效、村民分红获利。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目前,该区63个村改革全面铺开,2.6万名村民入社成为股东,2016年人均纯收入10420元,成功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路径。

  从一枝独秀到万木争春

  分到了“真金白银”,不仅肖店村改革的信心更足了,其他村也动了心思。

  2013年至2017年,陈栅子乡二兴营村、西地乡西地村等21个村也迈出改革步伐,在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入股、赋予农民集体资产六项权能等方面探索与实践,涌现出了许多方法各异、特色鲜明的改革形式。

  如今,全区共有20个村被选定为全国改革试点村。

  “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唯一改革试点,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双滦区委、区政府吃透中央政策精神,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先后研究出台8个指导性文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双滦区委书记赵振清说。

  为了让村民了解改革、接受改革,双滦搭建了“一栏、一榜、一会、一册、一纸”的宣传平台,电视台开办专栏播放宣传片,乡镇村设立公示榜及时张贴最新政策,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印制宣传手册,入户发放明白纸,使改革精神家喻户晓,营造了浓厚的改革氛围。

  双滦区邀请专家担任政府顾问、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工作,区相关部门深入基层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带领各村制定改革方案,镇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3支队伍走村入户答疑解惑……“党政领导分兵把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乡镇村具体实施”的推进机制,凝聚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经过几年不懈探索,如今以“12369”工作法为核心的双滦模式已形成。即:明晰“党政统领、政策指导、宣传发动、典型引路、合力攻坚、多元支持”的一条改革路径;兼顾“国家与集体、集体与成员”两个层面利益;坚持“发扬民主、严格程序、因村制宜”3个基本原则;紧盯“家底清、资格清、权利清、份额清、权能清、管理清”6个核心关口;实施“成立组织、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身份界定、股权设置、折股量化、股权管理、登记运营”9个程序步骤。

  啃硬骨头蹚深水区

  “既要防止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又要避免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因此,我们严格遵循‘发扬民主、严格程序、因村制宜’这3个基本原则,攻克了一道道改革难关。”双滦区区长王贺民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完善、农民切身利益以及农村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双滦区亮出新招闯难关。

  攻克清产核资关,实现家底清楚。坚持尊重历史、明确权属、规范程序、全程公开的原则,由乡镇、村成立清产核资小组,对村集体所有资金、资源、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全面清查,做到账、物、款、表“四相符”。截至目前,全区63个村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共清查出资金11938.16万元,资源31.54万亩,经营性资产1.3万平方米,非经营性资产8629.63万元。

  攻克成员界定关,实现资格清楚。按照依据法律、发扬民主、尊重历史、维护稳定的原则,明确“3种人取得资格、8种人保留资格和9种人丧失资格”的详细情形。在操作中考量现役士兵、在读学生、服刑人员、出嫁女、入赘婿、贫困户等不同情况,切实保护各类群体的利益。

  攻克股权设置关,实现权利清楚。按照组织成员人人有股、依据贡献体现差异的原则,对股权合理配置。各村均以人为单位设置了基本股或人口股,并根据村情实际和现实差异,设置了劳龄股、资产股、土地股等作用各异的股种。各种股份所占比例由集体经济组织讨论决定,做到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民主决策、群众认可。

  攻克股份量化关,实现份额清楚。通过以资产、资源、资金或混合方式折股量化,组建不同类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对于集体经济相对匮乏的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对于集体资金充足的村,对资金进行折股量化;对于集体资金富裕的村,对集体三资进行折股量化。

  攻克股权管理关,实现权能清楚。制定出台《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由村股份合作组织以“人为基数、户为单位”核发股权证书,作为对集体资产占有权和收益权的凭证。目前,全区共发放股权证13130本,“静动结合”的股权管理模式兼顾了资本稳定与村民权益。

  攻克登记运营关,实现管理清楚。改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须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建立完整的公司运营投资、财务预决算、收益分配管理、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等制度,确保集体资产经营运转安全有效。目前,全区22个村登记注册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公司(企业)15家,拉动就业近千人。

  “制定这些制度太不容易了。我们村从2016年开始改革,村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开了几十次,历时8个月,才有了现在的成果。村班子坚持一个原则,每走一步都必须得到老百姓认可,不认可,就不能干。”西地村村委会主任曾宪军感慨地说。

  唤醒沉睡资产共享改革红利

  “村股份合作社成立一年就实现收益,集体资产稳定增收。4年来,全村累计分红264万元,户均增收达3600余元,老百姓生活更富了、日子更好了,对党和政府更加拥护了。”武学平说。

  不仅肖店村,双滦区参与改革、完成清产核资的村都化解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保护不严格、流转不顺畅的问题,唤醒了长期“沉睡”的资产,盘活了集体经济,实现集体资产家底清、底数明、看得见、摸得着、能盈利、可分享。

  “村里成立合作社以后,我们家的地入了股,孩子她爸可以安心在外头打工,不用回来种地耽误工时,每年还能拿到分红金。”二兴营村的王红军说。

  股改优化了资源配置,分散在农民手中的耕地、林地、荒地等资源,打破界限、化零为整,实现了由分散种植到集约经营的转变。“流转土地收租金,进入股份制企业劳动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

  “过去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挨家挨户请都不来,现在则是‘不请自来’,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较真’,做到了真评真议真决策。”武学平说。村民变为股东后,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监督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明显增强。“由民做主”的风气还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让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更加信任和拥护了。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如今,股改的红利充分释放出来,百姓获得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