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
服务电话:0316—5915556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要闻

天津创建文明城区:点亮文明之光 助推天津之进

来源:天津北方网 发布时间:2017/09/18 字号:

  天津北方网讯:“这几年,我们东丽变化特别大,不仅街面更干净了,道路更顺畅了,生活更方便了,就连夜景也更迷人了。”

  “‘创文’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环境的变化,更是一种心态的变化,让我比以前更自豪,更爱家乡了。你看,古色古香的宣传展牌与仿古公交站点特色鲜明,这才是咱杨柳青的风采!”

  “每个早晚高峰,都有许多志愿者在武清各大路口疏导交通,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行为减少了,潜移默化中,大伙儿变得越来越文明了。”

  ……

  当我们把镜头对准群众,把话筒递给百姓,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无不与“文明”交相辉映。

  文明,是城市面孔中最美的表情,也是一座城市最硬的软实力。创建文明城区,既是津沽百姓的光荣与梦想,也是建设文明幸福现代化天津的自然递进与必然选择。

  从首届“全国文明城区”榜单揭晓,和平区已连续12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区”评选结果出炉,河西区也登上了荣誉榜;如今,东丽区、西青区、武清区作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正在与和平区、河西区一道,全力以赴将文明升华为一种地域品格与城市气质。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放眼津城,处处都是主战场,人人都是主力军,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与永无止境的文明升级。

  筑牢精神支柱厚植文明沃土

  同心同德迈向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激发起人们向善向上的美好愿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如今,津城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抬头可见、驻足可观,让人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润物无声的正能量。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民族梦、中国梦……”东丽区东丽湖街道阅湖苑社区居民袁旭说,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递着文明新风,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深透着生活智慧,使人深受启发,备受启迪。在华新街道华富家园社区,大爷大娘正在一起聊天,手里拿的扇子、袋子,都印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青区张家窝镇家兴里社区专门编写了接地气的《社区居民文明公约》,“树家风、传家训、要文明……自觉做、社区兴”,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一度成为居民热议的话题。“乱搭乱盖不合法,影响环境伤大雅……”在杨柳青镇英伦名苑社区,“创文”早已深入每位居民心中,这个由英伦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的歌舞说唱节目──《创建文明新西青》,便是最生动的体现。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只有不断创新“创文”载体,延伸“创文”路径,让工作进一步沉下去、更接地气,才能最终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今年5月启动的“大雁排队”行动,目前已在一百多个公交站划出停车线、候车标线、安装护栏,志愿者引导文明交通、乘客有序乘车成为津城街头的一道靓丽风景。

  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社区、文明示范街、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河西区充分发挥载体推动和阵地辐射作用,形成了“一街一品牌、一居一特色”文明创建特色品牌。

  有“书画之乡”之称的武清区,立足民间文艺爱好者众多的实际,把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群艺馆打造成为“创文”新平台,让更多百姓受益其中。

  用公益广告营造氛围、用平台载体凝聚人心、用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用家风家训传承美德……各区在“创文”过程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融入创建的全过程,“要我创建”正在向“我要创建”深刻转变,全民共建共享的氛围正日渐形成。

  创建利民惠民共享美好家园

  创建文明城区是一项造福百姓、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人民群众满不满意、能不能得到实惠,是检验“创文”成果的重要标准。

  老旧小区面貌一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百姓生活更加舒畅、市民素质不断提高……诸多文明细节的叠加,不仅刷新了“面子”,更提高了“里子”,让老城区焕发了新活力,让正能量引领了新风尚。

  东丽区万新街道程林东里社区,是一个有着30多年房龄的老小区,私搭乱建现象曾随处可见。随着“创文”深入开展,700多处违章建筑被“连根拔起”、楼门墙体被粉刷一新,社区面貌整洁有序,居民无不拍手叫好。

  “环境变好了,买菜的心情也变好了。”武清区杨村街大桥道菜市场的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得到市民的一致“点赞”。现在,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的摊贩不见了,道路湿滑、乱堆乱放的问题解决了,商户亮证经营、诚信经营,让人们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文明创建没有标准答案,唯有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利民惠民上,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做优硬件、做强软件,才能把“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让市民切实体会到创建的成效和变化,感受到文明的温度和厚度。对此,本市交出了一份文明成绩单:

  ──在市容环境上,瞄准“痼疾顽症”,强化问题整改,修缮道路及相关公共设施,提升和新建绿化美化面积;开展环境卫生、大气水质、公园广场、社区环境、占路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

  ──在交通秩序上,市文明办等七部门联合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让斑马线成为保障市民行走安全的“生命线”;市交管局不断推行“互联网+智慧公安交管”,构建“互联网+交通信息诱导”系统,平衡交通压力,确保顺畅通行;动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志愿者轮流值勤,同时聘请文明交通劝导员,共同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路口违章率明显下降。

  ──在窗口服务上,各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宗旨,提供更加便捷、规范、有序的诊疗环境;各金融单位完善高效投诉处理机制,为老孕病残群体开办“爱心窗口”、配备和修缮无障碍卫生间设施;市轨道交通集团投入300余万元对服务岗亭升级改造,开展车站安检人员、服务人员轮训。

  ──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和平区深化十大群众性文化品牌,建成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武清区每年举办群众文化节,组织开展书画、戏曲、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参与市民达10万余人。

  强化问题导向补“短板”,一条条整洁街巷、一处处绿色景观、一句句亲切问候、一个个文明行为,百姓在创建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温暖。

  健全长效机制夯实文明根基

  取得一时之效不难,难在抓实抓常、久久为功。

  为了打好文明创建“持久战”,本市出台《天津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创文”推动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唯有精细管、长期治,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促进“创文”成果的巩固提升,为建设文明幸福现代化天津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与精神支撑。

  文明一个人,温暖一座城。为了让文明融入城区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本市积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文”路径──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形成从“独唱”到“合唱”的共建新格局。全国优秀志愿者、“阳光奶奶”吕文霞在参加文明骑行活动时说:“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车让人,让出一份平安。希望通过活动,带动更多人文明行车,最终人人都文明,人人都平安。”

  各区也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足功夫、拿出实招,面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个机制,跟上一个制度”。

  东丽区动真格创出真文明,张贵庄街道詹滨南里和招远路两个社区之间有一个自发菜市场,周围居民不堪其扰,对此,东丽区仅用一天时间,就将127个摊位和110个违章圈占棚亭全部拆除,并从长远谋划,建章立制,确保成果长效保持下去。

  和平区在全市首创区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网络管理平台,将全区72个承担指标的主要单位一体化纳入,努力实现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流程化、档案电子化、考核自动化、创建网络化、管理动态化”。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的底气恰恰源于焚膏继晷的积累与沉淀。一个个海河儿女,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年龄之别,每个人都跃动在火热的氛围中,支持“创文”、参与“创文”、奉献“创文”,以文明的名义,奏出强劲乐章,在文明的路上阔步前行。(“津云”—北方网编辑侯静)